中國入世20年的稅收故事:擴大開放 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日期:2021-12-14 10:18:39 點擊:794次
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中國在全面履行入世承諾的同時,國內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的發展速度也超出了絕大多數當初的預期。
20年里,黨中央、國務院以入世為契機深化改革國內稅制,出臺了一系列順應入世需要的稅收政策。中國稅務部門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深度參與國際稅收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高培勇看來,新一輪稅制改革與以往都不一樣。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擘畫了路線圖。
其中,稅制改革步伐更快:稅收法定原則有序落地,增值稅制度逐步完善,個人所得稅改革穩步推進,資源稅改革全面實施,環境保護稅順利開征等等。鄭州注冊公司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減稅降費
9年里,減稅降費成為稅制改革的主基調。
無論是新稅種的出臺,還是原有稅種的改革,主旋律都是為了制度性降低市場主體的稅費負擔,比如,關稅總水平由15.3%降至7.4%;開放120多個市場準入部門;推出130余項相關改革。
圖為國家稅務總局佛山市順德區稅務局近期在辦稅服務廳設置國際稅收政策咨詢服務崗,為納稅人提供一對一咨詢服務。
同時,還對境外投資者從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利潤,用于境內直接投資的,實行了遞延納稅即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的優惠政策。
2001年-2012年,降低稅負主要體現在以減輕納稅人負擔為特征的增值稅轉型、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等方面;公平負擔則主要體現在統一了內外資企業稅費制度。
另外,在這11年里,“內外有別”的稅收制度最終走向了統一。特別是2008年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正式合并,成為當時最受矚目的改革。
數據顯示,2001年我國利用外資規模僅為468.8億美元,2020年則增至1443.7億美元。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2020年,面對經濟全球化逆流,中國利用外資規模仍逆勢增長,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一方面,多稅種改革切實降低了名義稅率;另一方面,大規模減稅降費明顯降低了宏觀稅負?!苯衲?0月,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合計超過7.6萬億元,其中減稅4.6萬億元,帶動宏觀稅負由2015年的18.13%,降至2020年的15.2%,降低近3個百分點。
征管改革
從純手工操作到“上機”“上網”,稅收征管從“經驗管稅”躍升至“以票管稅”“以數治稅”。
20年來,與稅制改革相適應,借助信息化手段,中國稅務部門持續推動稅收征管方式、流程等領域的改革,實現征管效能倍增,為內外資納稅人帶來了全新的辦稅體驗。
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德國浩亭集團,見證了20年來中國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化。浩亭(珠海)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顧馬克先生說,對于今年出臺的中辦、國辦《意見》,他們最關注智慧稅務建設以及精確執法。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稅收征管體制改革也走向臺前,迄今已歷經三次重大變革,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凸顯。
2015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推進國稅地稅“合作”,推動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2018年,省級及以下國地稅機構“合并”,當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推動構建優化高效統一的征管體系;今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提出實現稅收征管業務流程、制度規范、信息技術、數據要素、崗責體系的一體化融合升級,其特征也被概括為“合成”。
入世后的中國,從最初的“引進來”,到加快“走出去”,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數據顯示,2001年我國出口金額占全球比重僅為3.8%,在全球各國中位居第六;2020年,我國出口金額占全球比重已提升至15.8%,穩居第一大出口國。
不僅是商品,資本也實現了“走出去”。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逐漸擴大,投資領域逐步拓寬,從2001年的69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1537.1億美元,對外投資流量規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為保證企業高質量“引進來”,加快“馬力”走出去,稅收協定談簽全面“加速”。
截至目前,我國已與116個國家和地區的主管稅務部門建立雙邊稅收合作機制,稅收協定網絡覆蓋包括5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內的111個國家和地區,減少國際重復征稅的同時,為跨境投資創造了確定、有利的稅收法律環境。
國內企業“走出去”后,都遇到過不同程度的境外稅務難題。比如,由于缺乏對東道國稅制的了解渠道,企業無法提前判斷及有效控制跨境經營的稅收風險。
近年來,我國積極參與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多邊公約實現了稅收協定歷史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多邊合作與協調,為一攬子修訂全球3000多個彼此之間存在差異的稅收協定提供了法律工具。
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在國際稅務司成立境外稅務處,專門從事“走出去”納稅人的稅收服務和管理工作,開通境外稅務糾紛受理專門通道,幫助解決跨境納稅人的雙重征稅或稅收爭議問題。
同一年,稅務總局建立起全面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我國主要投資目的地的國別稅收信息研究機制,分批發布國別投資稅收指南并定期更新。截至目前,已公開發布104份稅收指南。
2017年,國家稅務總局對“走出去”企業涉及的國內稅收制度文件和已簽署的稅收協定進行系統性集成和分類處理,形成涵蓋83個具體事項的《“走出去”稅收指引》公開發布,并持續修訂完善。
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走出去”稅收指引》能夠幫助中國“走出去”企業有效規避境外稅收風險。

